中國社科院發(fā)布2011年《日本經濟藍皮書》指出中日雙邊貿易高位徘徊進入了疲勞期
核心觀點
●日方應采取切實有效措施,解決中國企業(yè)面臨的簽證手續(xù)復雜、稅務檢查頻繁等問題,為商務活動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
●目前解決中日貿易逆差的最現實辦法,就是日本增加自華進口,中國商品特別是中高端產品大量進入日本市場
●建立中日更緊密的經貿關系,解決眼下中日雙邊貿易、投資下降問題,采取各種政策手段增大雙邊的進出口貿易
??诰W5月31日消息 由全國日本經濟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2011年《日本經濟藍皮書》發(fā)布會”, 2011年5月31日在京舉行。與會專家研討了當前日本經濟以及中日經濟合作的現狀與趨勢,展望了未來中日經貿合作的發(fā)展前景,并正式發(fā)布了由王洛林、張季風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日本經濟藍皮書《日本經濟與中日經貿關系發(fā)展報告(2011)》。藍皮書指出,盡管中日貿易處于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狀態(tài),但其增速遠低于中國外貿總額的增長。2001-2010年的10年間,中日貿易平均增長率只有14.4%左右,與同期中國外貿總額21.2%左右的增長,以及中美、中歐、中韓貿易的增速相比,相差甚巨。中日貿易出現的高位徘徊現象,一方面意味著中日貿易關系的成熟化和穩(wěn)定化,同時也反映出中日貿易進入了疲勞期或停滯期。
藍皮書認為,由于中日貿易增長率長期低于中國外貿總額的增長率,導致中日貿易占中國貿易總額的相對比重呈下降趨勢,從2001年的17%下降為2008年的10.4%。2010年,中日貿易雖然出現了恢復性增長,但仍然略低于中國外貿總額的增長,中日貿易占中國外貿總額的比重進一步降為0.02%。這種高位徘徊的出現存在著深層次原因,其中也包括非經濟因素,例如雙方缺乏政治互信等,出現類似釣魚島撞船事件這樣的突發(fā)事件,也會對雙邊經濟關系造成一定影響。同時,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缺少大項目的拉動。
藍皮書指出,自2002年以來,在中日貿易中,中方一直處于逆差狀態(tài), 2002-2010年的九年間逆差累計達2362.36億美元。而且,逆差呈迅速擴大之勢,特別是2010年逆差額高達556億美元。藍皮書分析認為,產生逆差的主要原因,在于中日之間在生產領域內的貿易所占比重較大,中國對日本高端零部件進口較多。盡管中日之間的貿易結構正逐步從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方向轉化,但總體來看,日本在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方面仍占優(yōu)勢,這是導致中方長期對日貿易赤字的結構性原因。解決中日貿易逆差的最現實辦法就是日本增加自華進口,中國商品特別是中高端產品大量進入日本市場。
藍皮書強調,除了貿易、投資領域的問題外,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日本至今尚未承認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問題。而且,日本目前的商務環(huán)境并不利于我國企業(yè)對日投資。藍皮書建議,日方應采取切實有效措施,解決中國企業(yè)面臨的簽證手續(xù)復雜、稅務檢查頻繁等問題,為商務活動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
藍皮書指出,當前,建立中日之間更緊密的經貿關系安排,對于解決眼下中日雙邊貿易、投資下降的問題十分重要。采取各種政策手段增大雙邊的進出口貿易,既可減小雙方對美出口減少帶來的損失,又可打破中日貿易的長期高位徘徊局面,還能擴大中日各自的內需。
藍皮書分析說,后危機時代的中日經濟關系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而且機遇大于挑戰(zhàn)。危機帶來的困擾正在被克服,世界經濟的復蘇將給中日經濟合作帶來新的機遇。釣魚島撞船事件引起的中日關系緊張以及日本或許要加入TPP,加之大地震的影響,有可能給中日經濟關系帶來一些變數,但中日兩國互為最重要的貿易伙伴和投資伙伴,已經形成了相互依賴關系,因此雙方經濟合作的基本方向不會逆轉。估計2011年甚至近中期,中日經濟合作仍將保持穩(wěn)定發(fā)展狀態(tài)。
?
?
相關新聞:
中日貿易經受強震考驗 專家稱今年或轉為順差?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