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老房子,英國人感覺有面子
英國人對古老文化有種天生的親近感,他們對老舊物品的熱情要遠遠勝過對新東西的喜愛。愛住老房子就是這種心理的寫照,英國人覺得住在老房子里顯得有根、有文化、有自豪感。歸根結底,這和整個社會對傳統(tǒng)的尊重密切相關。
劍橋學生看不上“新房”
在英國,“賣醬油”的街角小店都可能有上百年歷史,這種老房子是當地人和諧生活的寫照。如果哪天突然出現一座嶄新建筑,人們倒是會用奇怪的眼光去看它,甚至會用“丑”字來評價。
有這樣一個故事,在歷史悠久的劍橋大學所在地,河兩岸都是幾百年前的建筑,唯獨有一座建于近代、平頂方窗的房子,與周圍老宅的優(yōu)雅氣質相比,很難顯出什么個性。有意思的是,該建筑恰恰是劍橋建筑系學生的宿舍,不知是巧合還是校方特意安排。那些眼光苛刻的建筑系學生只好解嘲說:“這的確是劍橋最丑的一座建筑,好在我們住在里面,所以也就看不見它的丑了!”
英國的老房子絲毫沒有破舊之感,反而是老得很可愛、很有獨特魅力。記者曾暫住在倫敦一所有100多年歷史的房子里,住進去的第一晚就遭遇停電。正當記者手忙腳亂時,只見房東把1英鎊的硬幣投進一只連著電線的鐵盒里,整個房子立即復明。記者詫異地問這是什么機關?房東笑著說:“這是以前的投幣用電裝置,現在早就不這樣繳費了,但老房子的電力系統(tǒng)沒有改造,還需要時不時投幣進去。當然了,投幣之后把盒子翻過來取回硬幣即可?!痹瓉?,這樣的繳費已經沒有實際意義,但是“老房子總要有點個性”,房東驕傲地說。
茅草屋是英國國寶
到過英國旅游的人,都會對一種名為Cottage的茅草屋印象深刻。這種茅草屋算得上獨特的英式風光,其屋頂是用麥稈一層層摞起來的,工藝精細繁復。最早的茅草屋是窮人的棲身之所,但現在風水輪流轉,普通人已經很難住進去了。英國政府要求房主每隔幾年就要翻新一次屋頂,費用少則幾千,多則上萬英鎊,一般人就算買得起也住不起。
這些茅草屋的身份可不一般,很多都被列入文物保護名單。你可以對其進行內部裝修,但卻沒權利改變房子的任何外觀。由于茅草屋頂不利于防火,自1666年那場著名的倫敦大火之后,政府就不再允許城市內建茅草屋了。如今只能在城郊欣賞到這種大草帽房子,當地人自豪地稱其為國寶。英國前首相撒切爾的名字就是“茅草匠”的意思。按照傳統(tǒng),英國人喜歡在名字里體現自己的職業(yè),由此推測,其祖上或許就是茅草匠吧。
老房子帶給人一種尊嚴
有一次,記者到一個古舊的狹小單元房做客。房主指著房頂與墻壁的接口向記者解釋說:“過去的人多有情調,連房頂和墻壁的接縫處都做成橢圓形曲線,而不是90度角的生硬切面。這樣的房子今天沒地方找……”這些老房子的居民在那些不停購買香水、豪車的新貴面前,不僅沒有任何自卑感,相反很有尊嚴。
英國還有這樣一種房屋,它們是由面積較大、且頗具特色的老房子改成的公寓。這種上百年歷史的公寓幾乎每一套都沒有重樣的,間間風格迥異、各具特色。從某種程度上說,買下這種公寓就等于買下了前任房主對建筑的愛好與理解。很多英國人寧肯花更貴價錢買這樣一座老房子,也不愿購買新建的公寓。這可以說是英國人喜歡老宅的另一個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