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網友發(fā)布微博稱在三亞吃海鮮被宰,三個普通的菜接近四千元。29日,三亞工商、物價、公安、質監(jiān)、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等5部門先后介入調查,涉事海鮮店的銷售臺賬已被封存,海鮮店停業(yè)整頓。但三亞市政府新聞辦官方微博稱,今年春節(jié)黃金周在食品衛(wèi)生、誠信經營等方面三亞沒有接到一個投訴、舉報電話,說明整個旅游市場秩序穩(wěn)定、良好。
一邊是游客的投訴,一邊卻是高唱贊歌,三亞市政府的“零投訴”上演了一出現代版的“掩耳盜鈴”。2007年四川遂寧游客三亞被打事件發(fā)生后,三亞市委常委登門道歉,被打者成為三亞“友好使者”,堪稱危機公關的經典案例。但在這次“天價海鮮”事件的應對中,三亞相關部門的表現實在有些業(yè)余。
“春節(jié)黃金周整個旅游市場秩序穩(wěn)定良好”,這其實是新聞通稿的慣用文本,但三亞市政府卻在發(fā)生“天價海鮮”事件之后這樣一個錯誤的時間發(fā)了出來,“零投訴”也就變成了一個笑話。面對網上的民意沸騰和傾訴,三亞市政府的積極表態(tài)和積極調查值得表揚,但自相矛盾的“邀功之舉”實在是令人不敢恭維。
旅游欺詐,消費陷阱,強制購物,旅游市場中的種種亂象并非存在于三亞一地,所以發(fā)生游客投訴舉報在所難免,“零投訴”也基本上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饒有意味的是,三亞市政府新聞辦“零投訴”的說法不但與網友舉報的事實不符,與三亞市工商局的說法同樣不符。1月29日,南海網記者
從三亞市工商局了解到,春節(jié)黃金周期間,工商部門加強對旅游市場的監(jiān)管,共接到消費申訴舉報43宗,同比下降59%,挽回經濟損失1.66萬元。同樣是政府部門,這種自相矛盾的說法豈不是一種莫大的諷刺?
三亞市政府需要“零投訴”,游客同樣需要“零投訴”,然而“零投訴”是建立在旅游市場監(jiān)管正規(guī)有序的基礎之上。三亞“天價海鮮”事件之所以能引發(fā)網友共鳴,迅速發(fā)酵,說明三亞的旅游市場還存在種種弊病,游客的權益還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天價海鮮”事件的曝光對三亞旅游市場和政府形象的損害有目共睹,三亞市政府當然可以繼續(xù)選擇危機公關的方式來處理這個問題,但是在筆者看來,同樣值得三亞市政府反思的還有這種“零投訴”思維。
“天價海鮮”事件曝光后,誰都知道三亞旅游市場出現了問題,微博上的投訴也是比比皆是,可政府部門非得說“零投訴”營造出一片和諧的氛圍,這是不是“選擇性失聰”呢?三亞市政府的“零投訴”其實遮蓋了其旅游市場的亂象,這種做法的后果只能讓“國際旅游島”的招牌受損,到頭來,遭受損失的還是當地的旅游經濟。
?
相關鏈接:
三亞:海鮮店宰客引熱議 市場監(jiān)管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