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食堂“剩宴”驚人,記者調查廣州高校發(fā)現(xiàn)僅三成學生可做到“光盤”。(3月26日《廣州日報》)
大學生肆無忌憚地浪費糧食,真是暴殄天物,這怎能不讓人心疼膽疼呢?最令人難以容忍的是,有些大學生居然還滿嘴歪理邪說:“糧食如此便宜,如果再節(jié)約的話,農民就會遭殃。我們吃不完倒掉了,這是擴大內需的一種手段。”嗚呼哀哉,這是什么混帳邏輯呢?你浪費了一粒糧食,世界上就少了一粒糧食。糧食是最基本的生活資料,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大學生糟蹋糧食就是浪費農民的勞動成果,就是純粹的破壞者,就是世界上的罪人。須知,世界上還有很多人吃不飽呢。因此,農民不愁賣不出他們的糧食。正確做法是大力節(jié)約糧食,把剩余的糧食送給急需的人們。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學生誰不知道這首詩描繪的是農民種糧的辛勞呢?但是,你們在心中引起過強烈的震撼嗎?促使自己反省過自己的浪費行為嗎?家長溺愛孩子,常常會說“不好吃、吃不完就干脆倒掉,別苦了自己?!贝髮W里節(jié)約糧食專題教育更是針尖上落灰——微乎其微,這方面的教育觀念早已淡薄了,甚至連某些教師都認為教育學生節(jié)約糧食已經過時了,根本就是多此一舉。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據有關部門測算,我國每年餐桌浪費糧食總量在500億斤左右。大學生理應做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楷模,怎么能做揮霍無度,浪費糧食的丑角呢?高校食堂應該在收餐具的時候把吃干凈的盤子和有剩飯的盤子進行對比,讓浪費者形成壓力,自慚形穢,效果肯定會比在墻上貼節(jié)約標語要好得多,從而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讓大學生養(yǎng)成自覺節(jié)約的好習慣。高校食堂應該把米飯、干糧做得可口,讓大學生愛吃不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