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已經負債累累的周遠文家庭,有關方面可不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地方政府設立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站,為何不受流浪孩子們待見?
在威寧縣羊街鎮(zhèn),一名山村小學教師11年來收養(yǎng)了18個流浪兒,其中多數是孤兒。為了這些“孩子”,他傾其所有,甚至欠下3萬多元的外債,但他從未向有關部門開口求助過。(2月8日《貴陽晚報》)
毋庸置疑,周遠文老師夫婦倆十余年間傾其所有收養(yǎng)了18個流浪兒,并一個個將他們撫養(yǎng)長大成人,這樣的義舉值得贊揚。但需要追問的是,面對已經負債累累的周遠文家庭,有關方面可不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地方政府設立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站,為何不受流浪孩子們待見?
自2003年8月《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開始施行后,各地均按照要求建立起了救助站。按理說,救助站應該給這些弱勢群體在無望中帶來光明和溫暖,或幫助他們找到親人,或及時解決一些臨時困難……但在現(xiàn)實中,救助站卻飽受詬?。?/p>
一是入站門檻高,程序和手續(xù)繁瑣,往往容易將一些真正需要救助的弱勢人員“拒之門外”,比如聾啞人、盲人、孤兒等。
二是救助時間短,按照《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在救助站接受救助的期限一般不能超過10天,而很多流浪者遇到的“困難”又無法在這么短的時間得到徹底解決。
三是救助站“丑聞”不斷,暴力事件、虐待事件等不時見諸各大媒體報端,讓流浪乞討人員望而生畏,甚至談“站”色變。
必須要厘清的是,作為靠財政投入建設和運轉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站,其功能和作用是否還有拓展的空間?一方面,救助站要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務質量。另一方面,有關方面應當盡快完善政策,通過制度設計來讓救助站的功能更強大,除了提供簡單的吃飯睡覺、遮風擋雨之外,對受助人員要進行必要的教育和引導,使他們逐步回歸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