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我們的院士先生相當于以前的什么呢?我們的院士先生相當于以前的什么呢?
來源: 紅網 作者:孫建清 時間:2014-03-17 17:30
“總理在報告里說要創(chuàng)造就業(yè)崗位。但我認為就業(yè)崗位并不缺,缺的是適合崗位的人……”,在江蘇省代表團分組討論的現(xiàn)場,全國人大代表、江蘇陽光集團董事長陳麗芬一席話引爆了會場。隨后,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崔向群“發(fā)難”:“現(xiàn)在研究生和以前的中專、大專也沒有什么區(qū)別了?!保?月9日《新京報》)
不能否認,現(xiàn)在的大學畢業(yè)生包括研究生的質量在下滑。教學質量下降,責任不在學生,主要是盲目擴招的結果。但是把眼下的研究生等同于過去的中專生、大專生,是非常不科學的。過去的中專生、大專比現(xiàn)在的研究生水平高嗎?不見得?!耙郧啊钡慕逃齼热菖c今天的教育不同,那個時候沒有計算機,也不學英語,真的不好比誰的知識水平高。我們必須承認一個事實,如果當下的教育什么都不行,都一無是處,那么我們的科學技術是怎么發(fā)展的,我們的社會是如何進步的呢?一切都應該回到“以前”才對呀。
其實,說當下研究生等同于以前的中專、大專,只是人們從招收數(shù)量上得出的錯覺,認為“以前”全國招生人數(shù)很少,能考上一個中專就相當不容易了,而現(xiàn)在的研究生每年動輒有幾十萬。這里人們忽視了中國人口基數(shù),盡管每年有幾十萬研究生,但相對于每年六七百萬大學畢業(yè)生來說,能考上研究生也是相當難的。關鍵還在于,不能因為招生比例的懸殊,就說現(xiàn)在的研究生相當于一個中專生,這是不能簡單類比的。我覺得,從整個中國大學畢業(yè)生知識結構來看,他們的總體素質還是在提高的,當下學生教育的環(huán)境和受教育的程度比他們的父輩要優(yōu)越得多,要強不知多少倍。
放言“研究生和以前的中專、大專也沒有什么區(qū)別”,很容易給人一個錯誤的結論,認為如今的研究生水平不高,甚至糟糕的很。實際上,這是對研究生的誤解。雖然研究生逐年擴招,但是能考上的人數(shù)仍然有限。要想在本科的基礎上,獲得研究生學歷,不經過刻苦的學習是無法達到目標的。
如何看待今天的研究生或堅持讀研的大學生?我的意見是,第一,不應該與過去的年代相比,要同跟他們同時代的人比;第二,必須從更綜合的角度來評價研究生,要看到現(xiàn)在大學畢業(yè)生可能洗碗、洗衣服,獨立應對生活的能力差點,吃苦耐勞精神可能比較少,但是他的計算機現(xiàn)代信息這些能力可以說肯定要強,他們的綜合性能力比老一輩更全面;第三,一個人要接受怎樣的高等教育,是他(她)的自由,別人無權干涉。我堅信,社會發(fā)展的總趨勢是,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我得老老實實承認,僅就知識水平而言,我爹不如我,我不如我女兒,除了吃苦耐勞以外,很多知識和先進的技術,我都得虛心向孩子學習。
最后我想請教一下崔院士,按照您的說法推算,現(xiàn)在的博士應該相當于以前的本科,博士后應該相當于以前的重點本科,不過,就是不知道我們的院士先生相當于以前的什么呢?
文/孫建清
(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