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應交出10萬校車補貼的“入座”清單應交出10萬校車補貼的“入座”清單
來源: 紅網(wǎng) 作者:知風 時間:2014-03-24 16:41
16輛校車實有座位228個,向教育部門申報補貼時,座位數(shù)卻變成了536個,以此多冒領財政補貼近10萬元。沈陽市于洪區(qū)相關部門正在對這起冒領財政補貼事件調(diào)查追責。(3月23日新華網(wǎng))
令人詫異的是,這筆校車補貼“要經(jīng)過教育、公安、學校、交通等6個部門蓋章審核”,也就是說,“6個公章仍然未能阻止造假”。
對此,相關教育部門稱“疏忽大意了”。228個校車座位變成536個,竟好意思說“疏忽大意”?難道于洪區(qū)教育局校車管理辦公室負責人是體育老師出身?如果說有人造假,那么,228個校車座位變成536個,是車主給校車“加座”,還是相關部門在報批環(huán)節(jié)中“參水”?
否則,相關教育部門的“疏忽大意”就更站不住腳,本來校車補貼由交通部門撥到街道,車主持相關證件直接領取,也沒聽說有人造假冒領,而現(xiàn)在補貼辦理機構轉(zhuǎn)到教育部門,還專門設立了校車管理辦公室,如此在管理上加碼,為何反而被“疏忽大意了”?其實,問題可能很簡單,10萬元校車補貼是財政補貼資金,本來就像一塊“唐僧肉”,沿途的“廟宇”越多,遇到的“妖怪”也多。
以往,校車補貼由街道發(fā)放給車主,過程直接,手續(xù)簡單。街道和車主,彼此都不像是吃“唐僧肉”的主兒。而現(xiàn)在,多了教育部門這個權力機構,還多了校車公司這個“生意人”,面對一份財政補貼,若想分一杯羹,對于“公司”這種角色來說,還不當生意來做?但相對于教育部門的“疏忽大意”,雨露校車公司負責人許某告訴記者,錯誤申報原因是公司經(jīng)辦人員在電腦制表中,“把數(shù)字粘貼錯了,而公司沒有認真審核,就上報了?!睍粫騾^(qū)區(qū)10萬元太不起眼,讓專門為此設立的校車管理辦公室“疏忽大意”;讓校車公司這個精明的生意人“粗心大意”?不妨試問校車公司,在你們的生意經(jīng)中,是不是經(jīng)常發(fā)生因“粘貼”錯了而虧本的生意?
當前,某些主管部門在面臨監(jiān)管責任時,“盲區(qū)”、“疏忽大意”成了最好的托詞。但就算在校車補貼報批過程中,存在“疏忽大意”和“粗心大意”,那么,冒領的10萬元最終如何對號入座的?因此,交出10萬校車補貼的“入座”清單,才可證明相關部門和單位,是把這10萬校車補貼看得太輕了而“疏忽大意”,還是太重了而發(fā)生錯誤“粘貼”。
文/知風
(編輯:李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