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層,下基層,基層在哪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一些干部的自我反思,引發(fā)廣泛共鳴。
基層就是田間地頭、街道社區(qū)、廠礦車間?就是條件艱苦的老、少、邊、窮地區(qū)?這話聽起來沒錯,其實只能算說對了一半。在國情世情日新月異的今天,信息渠道四通八達,人口流動已是常態(tài),如果只到田埂上去找老鄉(xiāng)、去職業(yè)中介所關心待業(yè)青年,恐怕遠遠不夠。如何把作風改到實處、讓工作取得實效,成為新時代的新課題。
教育實踐活動通過黨員干部作風的改進,進一步增進了同群眾的感情、拉近了同群眾的距離。紅臉出汗、揭短亮丑,很多黨員干部意識到“不怕群眾不滿意、就怕上級不知道”的心態(tài)偏了、錯了;實打實、心貼心,廣大人民群眾也感到領導見得勤了,辦事不卡殼了,政策能落地了,能掏心窩子的黨員、干部多了。我們開展活動、反對“四風”,歸根到底就是為了防止一些黨員干部在心理上看輕了群眾、在情感上疏遠了群眾,丟了群眾路線這塊寶、松了聯系群眾這根弦。
也要看到,群眾工作有時代性,什么方法都不會是即插即用那么簡單。過去有效的現在不一定有效,甚至變成了無效的“形式主義”。倘若一說聯系群眾,就只知道抱著棉被拎著米面往村里跑,那肯定是不夠的。更何況,我國的城鎮(zhèn)化率已超過50%,人口分布和職業(yè)構成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一旦把尊崇傳統(tǒng)變成刻舟求劍,連群眾去哪兒了可能都搞不清。一些干部感嘆如今群眾工作不好做,感覺“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軟辦法不好用、硬辦法不能用”,說到底是沒找到群眾工作的時代觸點、跟不上群眾路線的時代節(jié)拍。
群眾在變,聯系群眾的方法也要變。以前,群眾只是希望銀行有存的、鍋里有煮的、水電路是通的、晚上外出是平安的;如今,群眾還渴望基層服務是便利的、重要決議是公開的、訴求渠道是通暢的、管理機制是民主的。黨員干部若不懂得維護合理權益的必要,不理解推動時代進步的趨勢,聯系群眾就會變成一句空話。從強化基層黨組織治理功能,到完善為民服務平臺;從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到人財物杠桿的使用,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群眾問題、以制度籠子來推進作風建設,正是時代提出的新挑戰(zhàn)。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為民是最好的作風。如果把群眾路線束之高閣,遇到麻煩就別抱怨法寶失靈。如果干部平時從不上門,連村民名字都叫不上來,關鍵時刻就別指望一呼百應。善不由外來,名不可虛作,再多的新方法、新技術、新資源,說到底都需要一顆“為民”的真心來支撐。只有拔除了“四風”的軟釘子,才能扎實踐行“執(zhí)政為民”的政治倫理;只有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奮發(fā)有為的狀態(tài),才能在新時代贏得群眾的支持與信任。
古人云: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踐行群眾路線,決不能忽略時代變遷這個最大變數。只有摸著時代觸點前進,建設一個更加貼近人民群眾的黨,才能為作風建設、為國家未來,注入源源不斷的發(fā)展新動力。
?
相關鏈接:
瓊山區(qū)政府辦公室回復“張豐抱羅粉店污染時代家園”互聯網時代,如何更好地保護知識產權北京地鐵將告別2元時代 人工購票時間或增4倍網吧行業(yè)艱難轉型 “微利時代”催生多元化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