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兒莊戰(zhàn)役女兵王書君
中國人要奮發(fā)圖強
成都市馬家花園養(yǎng)老院內的藤椅上,常坐著一位慈祥的老人。齊耳銀發(fā),蓋住了她逝去的年華,只有胸前掛著的“抗日英雄”勛章,依舊向人們訴說著她那不同尋常的青春歲月。
她叫王書君,今年95歲,是現今已為數不多的抗戰(zhàn)老兵中的一員。在八年抗戰(zhàn)中,身為在校學生的她毅然奔赴國難,成為一名隨軍護士,并參與舉世矚目的臺兒莊戰(zhàn)役。
1937年,王書君考取了保定女子師范學校。就在她考上師范學校不久,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王書君決心跟隨同班女生沿著鐵路向南方逃亡。后來,在別人推薦下,王書君來到后方醫(yī)院,開始學習基礎醫(yī)護知識。很快,她被分入第30軍31師的師部醫(yī)院,成為一名隨軍護士,并隨即與部隊加入到臺兒莊的血戰(zhàn)中。
在那場舉世聞名的戰(zhàn)役中,日軍磯谷師團在飛機的掩護下,配以坦克、大炮,向臺兒莊猛烈進攻。中國守軍進行頑強抵抗,戰(zhàn)斗打得十分激烈。
王書君回憶,當時每天有大量受傷戰(zhàn)士從前方撤下,同時有大量部隊開進前線,她和其他護士就在后方一個火車站內,對運輸回來的傷病員進行簡單包扎醫(yī)治。“重傷員太多,只能躺在火車車廂頂上,等待治療。有的就在悶罐火車里,連窗戶都沒有。我們背著藥箱,挨個給他們換藥。”
王書君說,有的傷員傷口裂開疼得不行,一直在呻吟,聽著讓人揪心。傷員太多,醫(yī)治條件又十分惡劣,每天都有很多得不到有效治療的戰(zhàn)士去世?!坝幸淮?,我正給一位10多歲的年輕士兵包扎。開始我們還說著話,但很快,他就死在我的懷里。”回顧這段往事,王書君忍不住抹起眼淚。
讓王書君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國軍人的英勇氣魄。她回憶,有一位姓周的小兵,頭部包裹得只剩一只眼睛,肩膀上的槍傷正在汩汩流血。傷情這樣嚴重,他還嚷著要返回戰(zhàn)場。王書君只好寸步不離地盯著他。但兩天后,這位小兵病情稍有好轉,便趁王書君拿藥的間隙跑回了前線。最后,這名小兵壯烈地犧牲在戰(zhàn)場上。收殮遺體時,他的眼睛圓鼓,始終無法閉上。就是像他一樣的無數中國人,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抗戰(zhàn)的勝利。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王書君表示,她是日本侵華罪行的見證者,她將會把自己在抗戰(zhàn)中的所見所聞告訴給每一個愿意傾聽的人。王書君說,現在日本否認侵華罪行,那么中國人就要肩負起奮發(fā)圖強的使命,“只有你強大了,才有力量讓侵略者正視我們,正視那段歷史?!?/p>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講解員季寧
希望永遠沒有戰(zhàn)爭
在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的地標式建筑——石雕臺歷(圖②)上,鐫刻著這樣一段話:“夜十時許,日軍自爆南滿鐵路柳條湖路段,反誣中國軍隊所為,遂攻占北大營。我東北軍將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國難降臨,人民奮起抗爭?!?/p>
這段話也是“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講解員季寧每次為觀眾講解時的“開場白”。
“上學時不太愛學歷史,但當了講解員之后,不但要把相關的歷史知識背下來,還得了解得更多?!弊尲緦庪y忘的一次經歷是剛參加工作不久,一位參觀者在聽她講解長城抗戰(zhàn)時問她某一位將領是怎么去世的,季寧被問住了。此后,她在歷史上下了功夫,館內800多幅展覽的圖片,每一幅都仔細研究。季寧介紹,一次半小時的現場講解,她準備了近萬字的筆記材料。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