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昨日首發(fā)
柴靜:“這是我和霧霾之間的私人恩怨”
辭職后,柴靜在做什么?昨日,她向優(yōu)酷、騰訊等多家視頻網站免費奉獻了大型空氣污染深度公益調查——《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柴靜透露,促使她展開調查的原因是,女兒還沒出世就患上了腫瘤,一出生就要接受手術,“在照顧她的過程中,對霧霾的感受變得越來越強烈”。目前,孩子已經痊愈,但生活在一年竟有175天污染的北京,柴靜害怕女兒有一天會問“什么是藍天”、“為什么老把我關在家里”?于是她開始了調查。
用《看見》的百萬版稅自費投入調查
柴靜介紹,公布女兒的病情,自己此前顧慮很多,因為“必須要考慮說出來之后,女兒將來會承受什么?!焙髞碚煞騽袼拔易钌羁痰馗杏X到你在有孩子,尤其她生病后,才會對空氣污染這件事有了完全不同的態(tài)度?!彼f,“這是你回避不了的一個基本動機。”這句話對柴靜產生了作用?!耙粋€人沒有當媽媽之前,這個世界只跟你有幾十年的關系,我對我的一生負責任就可以了。但確實有了她之后,你跟未來世界有了關聯(lián),有了責任。如果沒有這樣的一個情感的驅動,我確實很難去用這么長時間做完這件事。”
一旦投入調查,柴靜發(fā)現(xiàn),污染其實早已存在。2008年北京奧運空氣質量保障小組組長唐孝炎院士向她提供了2004年某個月的PM2.5數(shù)據曲線,相當于今天的嚴重污染,首都機場關閉了,但是當天新聞報道是,那是霧,“可見當時整個社會對空氣污染缺乏認識?!币荒曛?,她現(xiàn)場調研,查閱文獻、拜訪專家,拍攝而成紀錄片《穹頂之下》,前后花費一百萬人民幣,錢全部來自兩年前《看見》的版稅。
大氣污染不是改革開放帶來的
柴靜試圖在紀錄片中回答三個問題,“霧霾是什么?它從哪兒來?我們怎么辦?”霧霾是什么?紀錄片中柴靜攜帶儀器,做霧霾健康測試,并作為志愿者參與人體實驗,分析呼吸成分,拍攝肺部深處碳素沉淀的后果,想向大家解釋“霧霾是什么”,性質、危害、構成。
柴靜介紹,一年中她以個人身份拜訪能源、環(huán)保領域內的專家以及職能部門,包括前國家發(fā)改委副主任解振華、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副組長韓俊等國內高官以及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大臣等——沒人拒絕提問,在回答時都毫無保留,直面問題。“我覺得他們都希望能公開地討論問題,因為問題呈現(xiàn)就是解決的希望。”讓她印象最深的是北京市環(huán)保局機動車處的處長李昆生,“他讓我很慚愧,有時候我都覺得某件事做不下去,不太可能,他還在繼續(xù)發(fā)表文章,不斷往前推進。深夜有時會收到他的兩三篇文章,文中的急切之情和為公之心對我是一種感染。”采訪對象的積極態(tài)度讓柴靜感覺,中國有很多人希望環(huán)境能夠改善,并在為此努力。
除了已經上線的紀錄片,柴靜還把一年的采訪所得發(fā)給了全國人大法工委,希望對正在修訂的《大氣防治法》有所參照?!八麄冎鹱挚赐?,附上建議,返還給我,并打電話表示感謝,說會在修訂時考慮相關問題?!蓖瑫r,她還把資料發(fā)給了正在制訂國家油氣體制改革方案的小組成員,“得到的反饋也讓我很意外。他們提出的唯一意見是,如果篇幅不限,可以談得更多……”
“我想立法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態(tài)度是,改革在中國適逢其時,需要讓大眾更多地知情參與,更多地討論,達成共識。公眾是空氣污染治理的核心力量之一,沒人比普通人更清楚自己身邊的污染源,也沒人比我們更愛護自己的家園。”
《穹頂之下》柴靜做了什么?
《穹頂之下》全片103分鐘,片中柴靜走訪多個污染現(xiàn)場尋找霧霾根源,赴多國實地了解治污經驗,并從國家層面和個人層面提出了行動方案。
她實地勘察:在燃煤消耗和鋼材生產大省河北,經歷了無人機因霧霾過重而無法記錄污染情況的尷尬;她親自攜帶采樣儀,在霧霾中生活一天,一個白色的采樣儀變?yōu)楹谏瑥闹袡z測出15種致癌物質,最危險的一種物質的含量超過國家標準14倍;
通過調查她告訴我們,在北京,每天高峰時段,有34%的車在路上堵著,六環(huán)以內每小時PM2.5的排放量是1噸;在燃煤污染致死數(shù)千人的倫敦霧霾事件過后62年,她前往因霧霾喪生者的墓地憑吊,也去到仍燒壁爐的人家拜訪,當年倫敦“禁排黑煙”、“限煙區(qū)只能燒無煙煤,財政補貼壁爐改造的大部分費用”等規(guī)定的條文,具體化為男主人手中清潔的煤塊——煤是可以干凈的;為考察同樣惡名昭著但污染源主要是汽車尾氣的洛杉磯光化學污染現(xiàn)象,她在直升機上俯瞰這座車輪上的城市攤大餅式的道路模式和對汽車的高度依賴,在公路邊直擊加州空氣資源管理委員會的官員向沒給重型柴油車加裝空氣顆粒物過濾器的司機開出罰單。
她查閱文獻:對一些人所稱的倫敦霧霾治理四五十年方見成效的說法,她發(fā)現(xiàn)開始治理的頭十年就降低了80%的大氣污染物;還把官員和業(yè)界已知的秘密推到公眾視野之中:一艘海輪排放的PM2.5幾乎等于50萬輛貨車,而輪船和飛機的燃油還沒有得到像汽車用油那樣的哪怕不算嚴格的監(jiān)管。
她拜訪各方面專家:她直問中國石化集團前總工程師、國家石油標準委員會主任曹湘洪:為什么是石化行業(yè)而不是環(huán)保部門主導油品標準制定?為什么不公開油品標準升級的成本?有沒有可能放開油品市場?她用數(shù)據視覺化,把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前衛(wèi)生部部長陳竺與專家合作發(fā)表于《柳葉刀》雜志的報告估計的中國每年因室外空氣污染導致35萬至50萬人早死這樣慘烈的數(shù)字,處理得通俗、形象、警醒。
探查真相之后,她用行動以盡綿薄之力:看到家門口有一片工地裸露,她試著與施工者交涉,結果揚塵的土堆得到覆蓋;樓下的餐館沒有加裝油煙處理裝置,她打了舉報電話12369,餐館老板果然裝上了法規(guī)要求安裝的設備;加油站的加油槍汽油揮發(fā)嚴重,她又向環(huán)保部門舉報,加油站答應馬上修好防揮發(fā)裝置。她的體會是,如果不打,12369就只是一個數(shù)字。她建議網友:表達你的不滿、維護你的權益。文/本報記者祖薇
相關新聞
柴靜回應霧霾調查以女兒病情開場:出于母親本能
新聞晨報3月1日報道我不滿意,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諉,我要站出來做一點什么。我要做的事,就在此時,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在此生。
自離職央視后,沉寂許久的知名記者、主持人柴靜昨日攜個人視頻新作《穹頂之下》宣告歸來,并在短時間內引起廣泛關注。
記者了解到,這部時長達103分鐘55秒的視頻聚焦時下熱點的霧霾問題,片中,繼續(xù)柴靜的深度調查風格,用將近一年的時間深度解析了霧霾的生成原因和解決之道。她也首度透露當時辭職的原因是由于女兒在其懷孕期間就被診斷患有良性腫瘤,自己才辭職專程陪伴女兒。她表示,職業(yè)訓練和母親本能都讓她覺得應該回答這些問題:霧霾是什么?從哪兒來?該怎么辦?“以PM2.5之微小,人眼無法看到,這是一場看不見敵人的戰(zhàn)爭?!?/p>
關注霧霾 出于職業(yè)訓練和母親本能
自去年初被曝生下女兒到去年10月證實離職央視,柴靜的動向一直頗受公眾關注。當時晨報就通過柴靜前同事邱啟明確認到,柴靜在2013年底《看見》欄目停播后,便已離開央視,主要工作就是在家照顧女兒。
不過,柴靜本人此前卻一直沒有對這次離職作過公開回應,直到昨日《穹頂之下》播出后,她才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透露,辭職的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孩子生病。她在辭職后打算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陪伴她、照顧她,所以謝絕了一切工作邀請。在《穹頂之下》的開頭,她也用回憶的形式,回顧了懷孕時的經歷,“聽到她(女兒)心跳的一瞬間,對她沒有別的期望,健康就好,但是她被診斷為良性腫瘤,在出生之后就要接受手術。”而在做麻醉手術之前,醫(yī)生曾對柴靜說要做好心理準備,稱這么小年紀做全身麻醉有可能就醒不過來了。柴靜在片中稱,孩子出生后,自己還來不及抱她一下,便被抱走了。當而她再見到女兒的時候,女兒還在昏迷中。但醫(yī)生說手術很成功,只是因為女兒太胖,麻醉的時候扎了很多針眼才找到靜脈。柴靜感慨,“我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人,后來辭職,陪伴她照顧她,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平安健康就好?!?/p>
事實上,在《穹頂之下》中,柴靜完全是用一個母親的身份切入到霧霾問題中。她表示,制作這一公益視頻的一大動機,就是源于在照顧女兒的過程中,對霧霾的感受變得越來越強烈,整個生活都被它影響了,“加上全社會對空氣污染的問題也越來越關心,職業(yè)訓練和母親本能都讓我覺得應該回答這些問題:霧霾是什么?從哪兒來?該怎么辦?所以就做了這個調查?!?/p>
片中,柴靜毫不掩飾女兒對自己拍攝這一視頻的影響,“以前我從來都沒有對污染感到過害怕,去哪兒我都沒戴過口罩,現(xiàn)在有個生命抱在你懷里,她呼吸、她吃、她喝都要由你來負責,你才會感到害怕?!彼谌嗣窬W的采訪中也承認:“一個人沒有當媽媽之前,這個世界只跟你有幾十年的關系,到此為止,我對我的一生負責任就可以了。但確實有了她之后,你跟未來世界有了關聯(lián),有了責任。如果沒有這樣一個情感的驅動,我確實很難去用這么長時間做完這件事?!?/p>
自掏百萬 調查近一年追問霧霾治理
這一調查視頻的上線,也是柴靜離職后的首度公開亮相。整片除了對近一年來的霧霾狀況進行了數(shù)據化的對比分析外,柴靜還發(fā)揮了自己采訪的特長,拜訪了環(huán)保、石化等多個行業(yè)和領域的專家。采訪中柴靜表示,這部紀錄片風格濃郁的調查視頻,只是個人的調研,播出也全是公益性質,費時將近一年,花費則差不多一百萬左右,都是自己投資的,主要靠自己之前出書的稿費。她還強調,這一年她都是以個人身份去拜訪這些專家,包括職能部門,“沒人拒絕提問,在回答時都毫無保留,直面問題。”
據悉,為了完成這些難度不小的調查,柴靜走訪了多個污染現(xiàn)場尋找霧霾根源,并奔波于中國、美國、英國尋求空氣污染治理的教訓與經驗,親自和同伴一起拍攝、編輯視頻。全片從“霧霾是什么?從哪兒來?該怎么辦?”三個問題切入,深入淺出地向觀眾講解了霧霾的危害、產生原因、治理困難以及經驗教訓等等,也解釋了國內不少城市霧霾的現(xiàn)狀,比如,我國的空氣污染60%以上來自煤和油的燃燒,霧霾問題很大程度上是能源問題。我國煤炭消費量在2013年就超過了全世界其他國家用煤量的總和。車的增速也是歷史罕見。作為世界上發(fā)展最快的發(fā)展中國家,我國不得不同時面對數(shù)量和質量要求這兩大挑戰(zhàn),我國燃煤和燃油大概存在“消耗量大”、“相對低質”、“前端缺少清潔”、“末端排放缺乏控制”四大問題?!恶讽斨隆穱L試揭示這幾大問題背后的管理與執(zhí)法困境。
柴靜說,當前《大氣防治法》正在修訂,她已將整理的資料發(fā)給了全國人大法工委,希望能為法律修訂帶來一點參照。全國人大法工委方已逐字看完并附上建議返還給她,表示會在修訂時考慮相關問題。正在制訂國家油氣體制改革方案的小組成員同樣收到資料,并表示歡迎更多探討。
點擊爆棚 環(huán)境問題引發(fā)不少人共鳴
昨日,《穹頂之下》在各大視頻網站播出之后,引起不少網民的關注。截至記者昨晚20點30分發(fā)稿時,各網絡平臺已累計播放超過3500萬次,這個數(shù)字如何理解?《紙牌屋》第二季開播時,一周的點擊只有2000萬上下,《穹頂之下》的熱度已超過了很多熱門電視劇。同時,其在微信、微博等社交網絡上更是引發(fā)“刷屏”效應。
可以說,在環(huán)境污染這個全民休戚與共的問題上,《穹頂之下》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不要等問題出來后再去挽回。我們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霧霾已經成為每個人必須應對并亟需解決的問題!遠離霧霾,呼吸同一片純凈天空!”不少網友認為,成為媽媽后,柴靜的力量似乎更強了,也證明了柴靜這次的“復出”非常成功。同時,片中“說實話我不是多怕死,我是不想這么活”等“名言”也迅速成為昨日的網絡熱點。
不過,對于自己未來是否會成立個人公司制作節(jié)目,柴靜則予以了否認,稱這次的調查紀錄片,只是個人調研,播出也是公益性質,與其做事的都是自己的朋友。而她也表示,“如果將來有機會,希望仍能與他們一起,為轉型中的社會做一點記錄和分析的工作?!?/p>
質疑之聲 以女兒病情開場是否客觀
《穹頂之下》熱播之時,也有部分聲音表示:柴靜以自己孩子的病情作為開場來切入這個話題,是否客觀?一位曾經參加柴靜模擬演講的記者昨天在《這一年,我所見證的“柴靜與霧霾的私人恩怨”》中敘述道,柴靜的家人很支持她講出孩子的故事,但出于新聞客觀性的考量,柴靜曾經很猶豫:“在柴靜的片子中,最觸動我的場景便是她的小女兒,扎著倆小辮,伏在窗前,看著霧霾籠罩的世界。臨走前,柴靜說,我一直在猶豫要不要放女兒的故事。這個猶豫一定會持續(xù)到片子錄制之前?!?/p>
昨日,當人民網記者問柴靜,以母親這個身份切入是否有顧慮?她這樣回答:“我有一個很大的顧慮,就是說我有沒有權力說到她?因為那是她的生命和她的生活,我必須要考慮說出來之后她將來可能會承受什么,這種壓力最大。后來我先生說,你還是說吧,我深刻地感覺到你在有孩子,尤其她生病后,才會對空氣污染這件事有了完全不同的態(tài)度。他說,這是你回避不了的一個基本動機。他說,如果你回避了她生病,這種態(tài)度里面其實隱含著一個問題,就是說好像生病本身是不好的,或者是羞恥的。不用太顧慮和緊張,要相信這個社會的基本善意。這句話對我有說服力?!?/p>
而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在微博中這樣寫道,“柴靜對報道角色的處理:她講故事的切入點是個體(女兒)遭遇,但整個片子是深度報道、調查報道,她既是參與者和體驗者,但主要是報道者和調查者。”
?
?
相關鏈接:
環(huán)保部長陳吉寧:已看柴靜霧霾紀錄片 值得敬佩?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