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兩會,基層代表都是媒體聚焦的重點,比如前幾年“最有名”的農民工代表朱雪芹、康厚明、胡小燕。從2008年朱雪芹等3名農民工首次走進人民大會堂,到這一屆,農民工全國人大代表的數(shù)量已經(jīng)放大了10倍。
不少來自基層的人大代表感到身上“擔子很重”,因為他們背后的人群很龐大,而基層群體訴求多而雜,發(fā)聲的渠道又相對逼仄,他們來北京必須要“好好地代表”。
同時,由于來自基層的人大代表的學歷相對不高,他們要想把會議材料吃透并提出合理化建議,需要更多努力。比如,兩年前剛從農民工轉為正式工的全國人大代表巨曉林就坦言,當上全國人大代表后認識到自己文化水平低,財政預算報告等專業(yè)性材料讀起來很慢,搞不懂的還得在網(wǎng)上查,每天只能睡3個多小時。此外,基層人大代表履職時可調配的資源十分有限,他們協(xié)調、報銷、材料撰寫等方面所花費的精力也會比較多。
盡管如此,基層的代表們對待履職的態(tài)度卻是一絲不茍,甚至因為珍貴,所以有更強的責任感而加倍珍惜?!爸萋┱咴谟钕?知政失者在草野”,人大代表要經(jīng)常深入群眾中去“問政、問需、問計”,而這些代表本身就是基層群眾中的一員,能及時準確地反映基層的冷暖安危與意見訴求,所以,保證他們順利發(fā)聲是確保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起到實效不可或缺的要素。
全國人大要給這些來自基層的人大代表多方“減負”,為他們發(fā)聲創(chuàng)造條件。
“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要解決的問題的。”應該多為他們著想,多考慮他們的局限條件,多創(chuàng)造條件為他們提供方便,提升履職質量,從而使其能夠更多更高質量地表達來自基層視角的意見和建議。一方面,大會上發(fā)放的閱讀材料要盡可能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雖然這幾年已大有進步,但仍有改進空間;另一方面,對這些基層人大代表,應著力進行相關方面的培訓和講解,提高其履職能力;此外,相關單位也應為人大代表調研和資料獲取提供相應的便利和保障。
當然,來自基層的聲音,不應僅靠基層人大代表來傳達。人大代表是由選舉產(chǎn)生的,接受人民的委托,來依法行使國家權力、管理國家事務,而不僅僅代表自己的行業(yè)、自己的領域、自己的單位。因此,即便那些非基層代表,也不應回避“基層的聲音”。密切聯(lián)系群眾,聽取和反映群眾的意見和要求,是每個人大代表應盡的義務,每一位人大代表都要當好基層群眾利益的代言人,當好政策法規(guī)的宣傳員和矛盾糾紛的調解員,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今年全國兩會,給基層代表更多發(fā)言機會成為各代表團共同的特點。有報道稱,多數(shù)代表團在召開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發(fā)言人中來自基層一線的代表比例都超過了60%。有發(fā)言機會是個良好的開始,期望會內會外的相關制度能夠更加完善,多為基層人大代表排憂解難、創(chuàng)造條件,使來自基層的聲音更洪亮,更有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