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琪
“海水藍,海水搖,你為何要上海南島?海有浪,海有潮,你跳進大海不見了……”??谕韴笊缭幬S白的一首海南民謠新編,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了1988年“十萬大軍”闖海南的狂熱。1988年的夏季,一群跋山涉水、懷揣夢想的闖海人,背井離鄉(xiāng)逐夢天涯。他們中有人是毅然辭職背水一戰(zhàn),帶著“娜拉出走”的勇氣和豪情來到海南島;有人放棄了原單位優(yōu)越的工作條件,調(diào)到一窮二白的??谕韴笊纾灰灿腥藲v經(jīng)周折,最終圓了闖海夢。
海南建省辦特區(qū)初期,百廢待興,報社的辦公、吃住條件相當簡陋,位于濱海新村495號、原??谑泄ど叹至鶚堑乃奈彘g狹窄的辦公室內(nèi),聚集著來自全國27個省市的幾十名采編人員,濱海新村、僑中里、鹽灶街、餅干廠宿舍等幾個租住點,就是報人們的新家。在艱苦的條件下他們苦中作樂,勇敢打拼,最終圓了新聞夢。
自由組合成立“小食堂”
在1988年10月18日??谕韴髣?chuàng)刊之前,陸陸續(xù)續(xù)從全國27個省市來晚報社報到的員工,大概有40人。其中多數(shù)是二三十歲的青年人,也有40多歲的中年漢子,例如王中鋒、陳小龍,一個是“老大”,一個是“老二”。這么多人來了,由于口味差別很大,吃飯便成了大問題。
一開始,來得早一些的副總編輯蔡旭、總編室主任張?zhí)m夫帶著大家東吃一餐、西吃一頓——餅干廠、咖啡廠、南島廠……四處“打游擊”。尤其是人數(shù)較多的湖南人、四川人口味較重,而且餐餐離不開辣椒,清淡的海南菜讓他們簡直無法下咽。1988年9月的一天,陳小龍向同樣愛吃辣的室友王振德提議:花十幾元買個煤油爐,倆人自己開火。倆人一拍即合。
說辦就辦。第二天,他倆湊了些錢步行到新華北路開始采購炊具。幾天后,同樣住在鹽灶街101號的秦占國、劉漢山也加入到陳、王的小食堂。于是,四人合理分工,王振德負責買菜,秦占國負責記賬、核賬,劉漢山負責洗菜、洗碗,掌勺的自然是陳小龍。 當時,小食堂的菜譜主要是回鍋肉、炒肝尖、燒豆腐和燒魚塊……
當年10月底,總編輯林世治率蔡旭、張?zhí)m夫,以及20多位采編人員來到“101”號,號召大家學習小食堂的經(jīng)驗,自愿搭伙解決吃飯問題。
騎著自行車采訪新聞
創(chuàng)刊初期,晚報記者出去采訪基本靠兩條腿和自備的自行車,這對能否快速及時地發(fā)稿是個很大挑戰(zhàn),有了突發(fā)新聞往往要“跑步前進”,辛苦程度堪比軍人拉練。
剛開始記者出去采訪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車,晚報的老編老記們幾乎每個人都有過丟車的經(jīng)歷,??谕韴缶幬坠鹎寰妥钌賮G了10輛自行車。因為出去采訪無人看車,新車丟失難免心疼,大家有經(jīng)驗后就到二手市場買百元左右的舊自行車。
1990年夏季的一個下雨天,攝影記者李漢仁騎著自行車一手撐傘一手扶著車把去采訪,路上一不小心撞到了一位婦女,對方拉住他死活不讓走,非讓賠錢。囊中羞澀的李漢仁因急著趕路,就亮出了記者身份。那婦女不信,扣下了李漢仁的身份證才放他走。完成采訪任務后,李漢仁當晚拎著一兜水果去婦女家看望賠禮才取回身份證。
下雨天路滑,記者為了趕稿摔傷也是常有的事。李漢仁在1993年的一天騎自行車到秀英采訪摔傷了手腕,到現(xiàn)在一遇陰天還隱隱作痛。
因為自行車的速度慢,又耗費體力,加上建省初期??诤芏嗟缆范伎油莶黄剑ポ^遠的地方采訪往往要花一兩個小時,那時一個記者一天能完成一篇稿件就算不錯了。
水中辦報也樂呵
1993年那場大臺風來勢洶洶,四五天狂風怒號,暴雨如注,濱海大道、龍昆北路一片澤國,就連大海和龍昆溝都看不到了。新埠島、海甸島、濱海新村、龍昆上村等許多店鋪和家庭都被水淹了。
災情就是命令,當時晚報領導指派了幾位高個記者,趟著齊胸深的大水前往災情最嚴重的新埠島、海甸島采訪。編輯部也不含糊,一大早住在濱海新村479號的總編輯張仲彩就招呼大家去出報。幾位編輯冒雨趟著洪水,一路躲著倒伏的樹木、電線桿,步行約一公里多來到晚報位于華僑中學的臨時編輯部、印刷廠。
到了打開鐵門一看,地勢較高的這里也進了水,足足沒過腳踝。于是,大家只好在水中光著腳編稿、畫版。到了上午10點多,編輯們各自的版面都在等著出小樣或大樣,大家閑下來了才恍然發(fā)現(xiàn):一個個嘴唇都凍青了,上下牙直打架。可是,負責買早餐的兩個人先后空手而歸。當時已年過半百的張總編輯自己饑寒交迫也就罷了,看著大家的狼狽相實在不忍心,便問大家怎么辦?到出報還有兩三個小時,如何解決肚子問題。
“好辦,小角樓、花生米?!备舯诓恢膫€“酒鬼”喊了一聲。于是,負責買早餐的小張敲開了一家熟識的小賣店,一下子買了三瓶白酒、十來包花生。這樣,半個多小時的小憩時間就成了“酒會”,就連平時滴酒不沾的幾位女編輯,也經(jīng)不住誘惑抿了幾口。幾杯小酒、幾把花生下肚,編輯們原本凍得發(fā)青的臉又泛起了血色。
大樣先后出來了,大家又開始忙活起來——校對、擬標題、換稿件、調(diào)版式、加照片,直到下午兩點才忙完,大家趟著大水,哼著“打靶歸來”回到各自的“家”。
女廁所改沖洗暗房
創(chuàng)刊初期報社只有從湖北日報來的邱遠志和來自農(nóng)墾局東和農(nóng)場的李漢仁兩位攝影記者。每月報社提供10卷黑白膠卷,辛苦出去拍攝回來后還要自己剪輯、沖洗膠片。
為了節(jié)約成本,李漢仁和邱遠志商量著在住地自己動手建一間沖洗膠片的暗房。報社領導得知情況后爽快地表態(tài):你們看哪個房間合適就在哪改吧。于是乎,兩人看上了當時家屬樓有間約兩平方米閑置已久的女廁所并動手改造。李漢仁先是買了一大塊黑絨布把廁所門遮住,又找來木板把窗戶釘?shù)脟绹缹崒?。在利用空閑時間把女廁所的衛(wèi)生清理干凈后,兩個大老爺們就開始在窄小的新暗房里工作了。攝影記者一天要進兩到三次暗房,每次要在密不透風的暗房忙活一兩個小時,出來時滿身大汗,像洗了桑拿。
五湖四海同過大年
來海南的第一個年怎么過?晚報創(chuàng)刊不久,這些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闖海人就迎來了這個問題。臘月二十九凌晨,住在同一間宿舍的周大寶、周二寶、陳小龍和秦占國一覺醒來,便開始說起“過年”的話題。大家七嘴八舌意見不一,周二寶提議每人燒一道菜,食材自備,聚在一起過大年。這個提議得到大家的贊同。聚餐的場地選在秦占國老鄉(xiāng)——海南電大趙老師家。
除夕下午,秦占國等一大幫編輯記者帶著冰鎮(zhèn)在一大塑料桶里的雞鴨魚肉等食材,來到位于龍華二橫路的海南電大趙老師家里。不過一個半小時,張克非的豬肉燉粉條、陳小龍的剁椒魚頭、周大寶的排骨燒土豆等就擺上了桌,大家做完菜又包了不少水餃準備過除夕。
大家正忙得不亦樂乎,時任海南日報社總編室副主任的常輔棠帶著海南日報和海南特區(qū)報的幾名記者前來湊熱鬧,他們都是拎著做好的菜來的。不到七點,一桌具有全國風味的年夜飯已備齊。大家邊吃邊喝,一邊聊著家鄉(xiāng)的年俗,一邊看春節(jié)晚會。
對于海口晚報更名??谌請?,擔負新的歷史使命,這些創(chuàng)刊的老新聞人紛紛發(fā)表感言、寄予厚望。一位創(chuàng)始人用一首七言古詩表達心聲:
半生效命半生緣,一聲珍重一聲嘆。三個文明試椽筆,兩大效益擔鐵肩。鞭辟近里今晚話,引人入勝周末版。而今載譽拱手去,愿祈日報開新篇!
?。ê?诰W(wǎng)12月8日訊)
·凡注明來源為“??诰W(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shù)設計等作品,版權(quán)均屬海口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quán),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內(nèi)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