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電信詐騙犯罪、手機實名制成為熱點,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皆因非實名登記的虛擬手機號碼成為電信詐騙犯罪作案工具。
2015年,工信部就已出臺手機卡實名制政策。今年5月,工信部又下發(fā)通知,要求各運營商必須在2016年年底實現用戶手機實名制達95%以上,2017年6月底達到100%。此舉被業(yè)界解讀為“史上最嚴實名制”。
手機實名制的現實和長遠意義到底何在?是否能真正起到預防電信詐騙犯罪的目的?《法制日報》記者采訪了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qū)人民檢察院辦理詐騙案件的檢察官。
未實名手機號綁定銀行卡丟17萬
2015年11月,由于使用非實名注冊的手機號綁定了銀行卡,蘭州市民吳先生的手機被他人辦理了實名登記,手機號綁定的銀行卡被轉走17萬元。
案發(fā)前幾日,吳先生手機突然頻繁接到來電,手機并未顯示來電號碼。隨后,手機無法正常使用,重新開機后,手機依然如此。吳先生隨后向通信運營商客服反映,被告知查不到機主信息,在核實無果之后,他索性關掉手機。
第二天,吳先生的手機依然無法正常使用。出于謹慎,他到銀行查詢了自己的銀行卡余額,發(fā)現銀行卡內17萬元不翼而飛。聯想到前一天晚上的事情,吳先生立刻到營業(yè)廳查詢手機號的狀況,結果發(fā)現手機號碼已被別人辦理了實名登記,便立即到公安機關報案。
警方偵查發(fā)現,吳先生的手機號并沒有辦理實名登記,而且用該號碼還綁定了銀行卡以及支付寶、微信等賬號。犯罪嫌疑人正是利用這個空當,搶先將吳先生的手機號碼實名登記在自己所控制的名下,然后利用手機號碼與銀行卡的綁定關系,一步步獲取銀行賬戶更多的信息,最終盜取賬戶內的錢財。
面對近兩年類似案件不斷增多的現狀,城關區(qū)檢察院偵查監(jiān)督科科長李春城認為,手機支付給大家?guī)矸奖?也帶來一些安全隱患,手機實名制可以保證各使用環(huán)節(jié)都能辨別用戶身份,讓金融、移動支付能安全開展。因此,大家如有手機號碼未實名登記而又綁定了銀行卡,需盡快到各營業(yè)廳辦理實名登記,以保護自己的個人財產安全。
手機實名可降低執(zhí)法取證難度
電信詐騙一直飽受詬病,而且屢禁不止,實名制的實施能否有效遏制電信詐騙?
城關區(qū)檢察院技術科科長李青解釋說,從安全系數看,手機實名制有助于厘清手機市場泥沙俱下的亂象,降低電信詐騙案件發(fā)生率,提高案件偵破率,有效遏制垃圾短信和手機犯罪。2015年以來,由城關區(qū)檢察院提起公訴的電信詐騙類案件有80余件,但卻不及公安機關接到的電信詐騙舉報的30%,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數手機犯罪使用的都是非實名的預付費手機,證據難以收集。對于電信詐騙類案件來說,詐騙分子的來電號碼原本是公安機關進行案件偵破的一個重要線索,但正是由于很多手機沒有進行實名登記,導致案件偵破難度非常大。
“同時,也應該認識到,實名制會提高電信詐騙的門檻,但不能從根本上完全遏制電信詐騙?!崩钋嘟榻B,比如從境外撥過來的電話、通過境外號碼發(fā)送過來的短信,這都沒有辦法通過實名制來解決;即便是在境內,利用偽基站的電信詐騙也是實名制解決不了的。電信詐騙其實是網絡詐騙的一種,不通過電話也能實施犯罪,比如用QQ或者微信聯系,用網上支付工具轉賬就可以作案。所以,要解決電信詐騙,還需要配合對偽基站的治理、對海外詐騙電話的治理,再配合手機實名制,才能起到較好的效果。
李青說,實名制的實行,雖然在短期內無法立刻杜絕商業(yè)詐騙和短信騷擾,但卻可以降低相關執(zhí)法部門的取證難度,在某種程度上更有利于我們安全、放心地使用手機。
實名制發(fā)揮作用需多部門努力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手機實名制一方面有助于完善社會誠信體系,另一方面也會成為電子商務、網游、網店、購買火車票等各種實名制的基礎。
從長期來看,實名制對規(guī)范通訊市場有促進作用,讓管理變得更容易。手機真實身份信息登記是落實網絡信息真實身份信息登記的關鍵,有助于建設社會信用體系,維護客戶權益,促進電信業(yè)務健康發(fā)展。
同時,多地公安部門在發(fā)布詐騙預警時表示,170/171等虛擬運營商號段是通訊詐騙“重災區(qū)”,究其原因正是由于虛擬運營商非實名制登記存在漏洞。
就目前而言,手機實名制有助于打擊商業(yè)詐騙、提高網絡支付安全性、防范短信騷擾等,對手機用戶來說是安裝了“安全防火墻”。對于未來,手機實名制能否真正發(fā)揮作用?
城關區(qū)檢察院副檢察長李程認為:“這既需要約束用戶和運營商的行為,也需要公安、工商等部門加強網絡監(jiān)管,加大懲罰力度,更需要及時出臺相關法律,以形成更強大的震懾力和執(zhí)行力,才能最終還消費者一個清靜、安全、便捷的通訊空間。”(趙志鋒彭維萍)
?
?
相關鏈接:
辦案檢察官談電信詐騙:誰泄露誰倒賣?證據難證明?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