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熱播的反腐大戲《人民的名義》里,劇中人物丁義珍“別出心裁”設計出的蹲式窗口讓人站也站不得,坐也坐不得,這種幾乎逼得人“跪著辦事”的窗口,果不其然犯了眾怒。然而這只是藝術的夸張嗎?未盡然。劇集播出后,很快就有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找到了活生生的翻版:有的在政府機關,有的在醫(yī)療單位,有的則在交通樞紐,但無一例外都是群眾辦事需求巨大的公共服務場所。
便民窗口不方便,極個別甚至還要刁難人,這不得不讓人追問:為什么以“便民”為初衷開設的窗口,卻總被一些公共服務機構(gòu)做到了反面?
筆者曾到過一個基層法院的訴訟服務大廳,如今那里窗明幾凈、寬敞亮堂,自助服務設施一應俱全,所有窗口一律開放式辦公。但從該院領導口中得知,過去這里的窗口卻曾有一個上不了臺面的“小心機”:當時立案的窗口被故意設計得比正常更高一些,讓人必須“踮著腳尖”才能遞上材料——之所以這么做,當初的考慮就是“防著群眾鬧事”??涩F(xiàn)在為什么又改了呢?這個法院的回答是:觀念變了。為群眾辦好事,群眾還鬧什么事?又有什么可“防”的?
人們常把便民窗口看做一個單位的“臉面”,服務質(zhì)量直接關系形象的好壞。其實,便民窗口更是一面鏡子,照出的是公共服務提供者如何擺放自己的位置。
“對于手中只有榔頭的人,看到的所有問題都是釘子?!睘檎砟钍鞘┱鳛榈南葘?,如果腦子里把“官”與“民”對立了起來,也就不奇怪行事中時時處處都多出一層“防”意。但如果認識到所謂的“官”起初不過是從群眾中來,走出大門也不過一介布衣百姓,又哪來那么多的官民之分?一些人的特權(quán)和傲慢也就沒了底氣。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為人民服務靠的是“以百姓心為心”。
再回到辦事窗口上來,既然是便民服務,就不能再有官氣。圍欄建還是不建,這不是個裝修問題,而是與群眾的距離問題;柜臺高一點還是低一點,這不是個設計的問題,而是干群間的平等問題;把繁瑣推給群眾還是留給自己,這不是個程序問題,而是有沒有服務意識的問題。
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與政府打交道的渠道基本就靠辦事窗口。窗口看似不大,可在群眾眼里那就代表了整個政府;便民看似不難,可里面卻能做民主的大文章。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quán)均屬??诰W(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quán),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內(nèi)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