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分眾傳媒公告了第二大股東和第五大股東的“清倉式減持”計劃:Power Star(HK)和Gio2(HK)計劃自減持計劃公告之日起3個交易日后6個月內(nèi),分別減持其所持有的7.41%和6.77%分眾傳媒股份,按照最新一個交易日收盤價計算的市值高達179.4億元,一舉成為A股今年以來最大的減持計劃。
實際上,去年12月29日和今年4月17日,占分眾傳媒總股本分別高達34.75%和5.78%的限售股先后解禁后,減持壓力就成為高懸在分眾傳媒股價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甚柢E的是,在上述巨額減持計劃拋出之前的半個月里,五大券商卻集體發(fā)布深度研報力挺分眾傳媒股價,不幸“踩雷”。
五大券商集體“踩雷”
公告顯示,Power Star(HK)和Gio2(HK),計劃自減持計劃公告之日起3個交易日后6個月內(nèi),分別減持所持有的分眾傳媒股份不超過6.48億股和5.91億股,即不超過分眾傳媒總股本的7.41%和6.77%。減持原因均是公司資金需要。減持方式包括大宗交易、集中競價或協(xié)議轉(zhuǎn)讓。
一季報顯示,Power Star(HK)和Gio2(HK)持有分眾傳媒的股份比例分別為7.41%和6.77%,也就是說,此次減持是兩位股東的“清倉式減持”。而且,以分眾傳媒6月16日14.48元/股的收盤價計算,此次減持市值最高可達179.4億元,一舉成為A股年內(nèi)最大的減持計劃。
蹊蹺的是,此次減持計劃公布前的半個月里,在基本面沒有發(fā)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包括華創(chuàng)證券、安信證券、興業(yè)證券、招商證券、東吳證券在內(nèi)的五大券商密集發(fā)布了5篇30頁左右的深度研報。特別是華創(chuàng)證券,6月15日剛剛發(fā)布深度研報,并首次給予“買入”評級,分眾傳媒次日便公布了上述巨額減持計劃。
“出現(xiàn)這種情況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券商研究員被上市公司集體‘坑’了,但公布減持計劃的是兩個境外的財務投資者,跟上市公司勾結(jié)起來‘忽悠’券商的可能性不大;另一種可能是,眼下資金紛紛涌入白馬股的情況下,多家券商過度追逐分眾傳媒而不幸‘踩雷’?!蹦炒笮腿萄芯繂T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選擇性忽視”解禁風險
無論哪種可能,券商在極力推票的同時,似乎并沒有把去年12月29日占總股本高達34.75%的限售股解禁后帶來的減持壓力太當回事。實際上,除了Power Star(HK)和Gio2(HK),分眾傳媒的第三和第四大股東Glossy City (HK)和Giovanna Investment(HK)也在解禁之列,而這四大股東均是當年分眾傳媒私有化時入圍,后來通過借殼七喜控股實現(xiàn)上市。
同時,上述四大股東在分眾傳媒董事會中并不占有席位,而是純粹的財務投資者,這也決定了限售期過后,通過逐步退出實現(xiàn)投資回報成為理所當然的事情,而僅僅是這四大股東當時占有的解禁市值就高達376.22億元。今年一季度,四大股東就已經(jīng)開始有計劃實施退出,這從一季報持股比例變動情況可以一目了然。
今年4月17日,占分眾傳媒總股本5.78%的限售股又解禁了。面對如此之大的解禁壓力和減持風險,與賣方不斷高漲的推票熱情相比,很多買方則選擇冷眼旁觀,“今年幾乎所有的券商研究員都在推分眾傳媒,不過我們沒買,我們的風控要求是這個體量減持計劃的前后3個月都絕對不碰。”某大型公募基金研究員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對于如此顯而易見并且可以預見的風險,很多券商研報在“風險提示”一項卻對此只字不提。以近期發(fā)布深度研報的5大券商為例,安信證券和興業(yè)證券在提示宏觀經(jīng)濟下行、行業(yè)競爭惡化、媒體資源租賃成本變動等風險的同時,對于限售股解禁的風險卻“選擇性忽視”。而華創(chuàng)證券和東吳證券則直面這一風險,并對這一風險進行了詳細分析。記者任明杰
?
?
?
相關(guān)鏈接:
防止“錯位的討論”“擾動”積極的股市改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shù)設(shè)計等作品,版權(quán)均屬??诰W(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quán),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luò)內(nèi)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