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指出,要以完善制度、解決突出問題為重點,提高院士遴選質(zhì)量,更好發(fā)揮院士作用,讓院士稱號進一步回歸榮譽性、學術性。
這次會議指出,要建立新型科研舉國體制,把政府、市場、社會有機結合起來,科學統(tǒng)籌、集中力量、優(yōu)化機制、協(xié)同攻關。院士在新型科研舉國體制中,將扮演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新型舉國體制,就必須推進院士制度改革,其關鍵在于破除“唯帽子”問題,不能以“頭銜”論人才、配置資源,而要給所有科研人員平等競爭,展示學術才華的舞臺。
首先,當選院士不能就認為“功成名就”,也不能把牽頭重大科研項目作為“學術資源”,而應該把這作為學術責任,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其次,院士要帶頭做真正的學術研究,而不能短視化、功利化,追求發(fā)表論文?;A學科領域缺乏重大原創(chuàng)成果,這是我國科研的軟肋,也是被卡脖子的重要原因。而要取得原創(chuàng)性成果,需要甘于寂寞,有持之以恒進行重大學術攻關的定力。
可以說,院士對待學術研究的態(tài)度,將直接影響我國的學術生態(tài)建設。改革院士制度,就要讓院士制度起到激勵所有科研人員投身學術研究的作用,要以院士制度改革,推進學術共同體建設,破除當前存在的學術利益共同體,讓院士回歸榮譽性與學術性。
事實上,早在2013年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就明確提出,要改革院士遴選和管理體制,優(yōu)化學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實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改革院士制度的目的,就是讓院士回歸榮譽性和學術性。2014年,為有效排除院士增選中非學術因素的干擾,守住院士稱號的學術性和榮譽性,回應社會上關于院士退出機制等問題,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在兩院院士大會上審議修訂了新章程,出臺了一系列改革舉措。
客觀上說,上一輪院士制度改革,減少了利益因素對院士遴選的干擾。如收緊院士推薦渠道,取消單位和歸口部門推薦,突出學術導向,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干擾;針對“官員院士”情況,中國科學院規(guī)定,“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黨政機關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原則上不作為院士候選人”;完善退出機制,明晰何種情況“勸退”,何種情況“撤銷”院士稱號。
但是,還是存在諸多影響院士榮譽性、學術性的問題。如對于院士的管理,中科院與工程院均明確,“院士”只是一個學術稱號和榮譽,并不是一種職稱和職務,不宜處處以“院士”稱呼。并要求,不要舉辦當選慶?;顒樱膊灰税堰^高的、不適當?shù)奈镔|(zhì)待遇加到院士身上。
因此,讓院士回歸榮譽和學術,有力的措施,就是去利益化。院士制度是基于院士只是學術榮譽的基礎上設計的,所有當選院士的學者,沒有任何利益,更沒有高于其他學者一等的學術特權。院士在申請課題時,與其他學者是完全平等的。
近日,國家統(tǒng)計局、科學技術部和財政部公布《2021年全國科技經(jīng)費投入統(tǒng)計公報》,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我國研究與試驗發(fā)展(R&D)經(jīng)費投入總量為2.8萬億元,從投入規(guī)??矗覈鳵&D經(jīng)費總量穩(wěn)居世界第二。要讓科研投入產(chǎn)出高質(zhì)量的科研成果,也必須改革科研管理體制,把經(jīng)費用到刀刃上。
隨著科研經(jīng)費投入增加,我國高校和科研機構,都在推進年薪制薪酬制度改革。結合這一改革,有必要剝離所有學術頭銜與學術稱號對應的利益。這既加大對科研人員的待遇保障力度,也可減少科研中的功利因素,讓科研人員的學術研究不受非學術的利益因素干擾。
·凡注明來源為“??诰W(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內(nèi)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