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上自習,大家都不陌生,大學生們可以去教室、圖書館,但是對一些上班族或者已經(jīng)畢業(yè)的備考族來說,想要找到一處安靜的學習空間,就沒那么容易了。近年來,一種名為“付費自習室”的學習空間悄然興起。據(jù)央視報道,目前全國有付費自習室相關機構3600余家,不僅在大中城市,在一些縣城也有分布。不同城市,根據(jù)不同的環(huán)境和服務,平均費用每天從10元至100元不等。
從費用來看,“付費自習室”恐怕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即便最便宜的一天10元,一個愛好學習的人,堅持每天都去,一個月下來也要300元。倘若選擇一天一百,一個月下來兩三千元,再疊加其他學習費用,如此學習還是挺“昂貴”的。
知識對人和社會的極端重要性,是無可爭議的事實,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建設學習型社會,也早成共識。這是“付費自習室”出現(xiàn)的時代背景。而學習,尤其是深度學習,需要一定氛圍和條件。大學生學習,可以去教室和圖書館,但成年人學習呢?誠然,很多人家有書房,自家有書房當然好,可如果有一個“付費自習室”那樣的環(huán)境,對于學習的持續(xù)性、有效性、深入性,也應當大有裨益。
這就是潮流,這就是痛點。不少人表示,“付費自習室”比圖書館營業(yè)時間更長、比咖啡店更安靜、比家里更有學習氛圍,只要嘗試過就還愿意再來。這就是“付費自習室”的優(yōu)勢所在。當然,“付費自習室”能走多遠,不僅取決于滿足了什么樣的需求,還取決于以什么的方式和什么樣的價格滿足需求。從良好愿望出發(fā),還是希望“付費自習室”能夠考慮社會接受度,不要把學習搞成一件高不可攀的事。
更值得思考的是,公共服務能否從中得到一點啟示,做出一些改進?在建設學習型社會背景下,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設書香城市的目標,從硬件和軟件上加大投入,以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多樣化、靈活化、高質(zhì)量的終身學習需求。很多城市不僅建起了高大上的圖書館,而且大量布點了近在身旁的城市書房。
無論是圖書館,還是城市書房,其實都有“自習室”的味道,但在服務供給上,有的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方面,在營業(yè)時間上,與社會需求存在結構性脫節(jié),對于上班族來說,往往是“你上班他上班,你休息他休息”,需要延長時間和錯位上班。另一方面,在條件支撐上,更多提供的是一種普惠性服務,從“有”到“優(yōu)”,尤其是硬件保障和私密空間供給上,還存在一定不足。判斷一座城市的書香氛圍,不能僅僅看圖書館有多豪華、城市書房有多少,更要看有多少人愿意去,而且是真正學習而不只是打卡。
這涉及對公共服務的理解問題。有人或許認為,公共服務是普惠性質(zhì)的,“普”既是普遍,也是普通,沒有必要弄得太好。但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日益增長的,在可能的情況下,為什么不以發(fā)展的眼光盡量去做好呢?學習不是其他,深度學習更是時代稀缺,盡量提供好一點的條件,實在情理之中。而且,已經(jīng)花重金把圖書館和城市書房建起來了,為什么不能“好上加好”,發(fā)揮更大效用?
公共服務能否借鑒“付費自習室”?尤其是圖書館和城市書房,能否得到一點啟示?倒不是說公共服務一定要完全照抄“付費自習室”,而是希望公共服務能看到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追求物盡“其用”,而不只是滿足于“其有”。
·凡注明來源為“??诰W(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內(nèi)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