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下午五點半后,學生們在操場上跳繩。(記者 李先宏 陳 嶼 攝)
????“留守兒童”,被稱作是城鄉(xiāng)二元體系發(fā)展下形成的“制度性孤兒”。對留守兒童而言,父母就是一個飄忽的影子,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希望。
????讓留守兒童得到更多關愛,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成為黨和政府關注民生的重要內(nèi)容。但如何把關愛活動落到實處,赤壁市的實踐給人以啟示。記者近日就此進行了踏訪。
????五點半學校 ——填補“真空時間”
????柳山湖鎮(zhèn)易家堤村“五點半學?!?。說是學校,其實就是村里的農(nóng)家書屋。
????冬日,天擦黑得早。下午5時許,屋里就圍坐著20個孩子,看書的看書、做作業(yè)的做作業(yè),井然有序。
????“最后一道造句題,你少了一個標點符號,還寫錯一個字,你自己找一找然后改正?!标惻D生老師一邊看一個叫吳作浪的孩子的作業(yè),一邊給他指出錯誤。
????12歲的李謹則捧著一本《老虎帥呆了》看得津津有味。大大的眼睛、虎頭虎腦的李謹,一看就是個調皮鬼。果然,陳老師介紹,以前一放學,李謹就像脫了韁的野馬,沒人管得了。先是愛上在河溝釣龍蝦,后又迷上網(wǎng)吧,監(jiān)管他的爺爺奶奶,一點也沒辦法。
????自2月18日易家堤“五點半學校”開學后,李謹就被“收了韁”。每天放學后,他就和村里的其他11個留守孩子,在值班老師的監(jiān)管下,集中在“五點半學校”一起學習娛樂一個小時,然后由看護人領回。
????現(xiàn)在的李謹可聽話多了,學習成績也進步了不少。每天在這里做完作業(yè)后,不是看書,就是與同學們打球娛樂。這讓他的爺爺可省了不少心,專門給“五點半學校”寫來感謝信,表達感激之情。
????由于留守兒童的父母都不在身邊,監(jiān)護的爺爺奶奶監(jiān)管力不從心,孩子下午五點半放學后,是沒人看管的“真空時間”,“小李謹們”要么亂竄,要么上網(wǎng)吧,既不安全,又容易染上壞習慣。
????“五點半學?!钡拈_辦,恰好填補了這段“真空時間”。易家堤村本來只有12個留守孩子,其他家長看到“五點半學校”的好處,也把孩子送來了,看護的孩子達到了20個。
????有力抓手 ——納入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
????“五點半學校”,源自市委書記丁小強的一次訪貧問苦。
????那是今年早春的一天,在接待完一批投資客商后,丁小強來到赤壁鎮(zhèn)石頭口村聽民意、解民困。在75歲的困難戶黃文菊老人家,一個場景刺痛了丁書記的心。
????走進堂屋,只見一個八九歲的男孩,緊盯著堂屋正中間懸掛的遺像發(fā)呆。原來,黃文菊老人的兒子遇難,患精神病的兒媳婦離家出走,留下兩個老人和上四年級的孩子。家庭的突然變故,給孩子巨大打擊,使他變得沉默寡言、不與外人交流。
????這一幕長久地縈繞在丁小強的心中,他由此聯(lián)想到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長期遠離父母的留守兒童家庭,仿佛一個空心的家,孩子的身心成長缺乏父母關愛與家庭教導。
????責任與愛心的驅使,丁小強醞釀在每個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建立留守兒童“五點半學?!庇媱?。在全市“三萬”活動動員大會上,丁小強代表市委、市政府提出,將“五點半學?!奔{入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和創(chuàng)建先進基層黨組織的考核內(nèi)容。
????這使得“五點半學?!睆囊婚_始就有了強有力的抓手。
????為避免“五點半學校”流于形式,除了有專人負責外,還制訂了關愛留守兒童目標責任制、安全工作預案、心理咨詢辦法等制度措施。一句話,“五點半學校”必須做到“五有”:作業(yè)有人輔導、心理有人撫慰、活動有人安排、行為有人引導、生活有人關心。
????愛民、便民的愛心之舉,一經(jīng)推出就大受歡迎。在試點的基礎上,很快在全市推廣。目前,全市面對8900余名“留守兒童”,在181個村(社區(qū))建立了“五點半學?!?,基本做到了全覆蓋。
????留守兒童之家 ——愛心撐起一片藍天
????怯怯的眼神,怯怯的聲音。坐在記者面前,10歲的王安琪,焦慮與不安寫在臉上。但一說起學校給她過的生日,她看你的眼神是說不出的幸福。
????生日聚會就是在這間“留守兒童之家”舉辦的。那天是4月15日,全校在這個月過生日的留守孩子都來了。小安琪說,那天,我們在生日快樂歌聲中,一起閉著眼睛許愿,一起吹蠟燭,一起吃蛋糕……雖然他平時不怎么喜歡吃蛋糕,但那天她覺得蛋糕“非常的甜、非常的好吃”。
????這是小安琪平生過的第一個生日。她在日記中詳盡地記述了這次前所未有的生日體驗,她最后寫道:“今天是我最開心快樂的日子,我永遠也不會忘記。”
????關愛留守兒童,不應僅僅在校外,校內(nèi)更應是重點。市教育系統(tǒng)組織開展了“百名校長千名教師走訪萬名家長活動”,著力破解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問題。王安琪所在的蒲圻辦事處第三小學的實踐,只是其中的一個樣板。
????校長劉合金介紹,為留守兒童集體過生日,只是他們關愛活動的一項內(nèi)容。三小地處城鄉(xiāng)接合部,七成學生來自農(nóng)村。全校有留守兒童412人,其中180個孩子的父母雙雙外出打工。這些孩子享受不到父母的愛,只能在隔輩或親戚有心卻無力的關愛中徘徊。
????呼應市委的號召,學校廣泛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學校辟出一間教室,作為“留守兒童之家”,每位教師都擔當起“代理家長”之責;為每個留守兒童建立了成長檔案;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輔導;開辦監(jiān)護人培訓;設立親情熱線電話、網(wǎng)絡視頻……一項項富有愛心的措施,為留守兒童撐起了一片藍天。
????在六年級(4)班留守兒童張星同學的成長檔案里,記者看到了他數(shù)學成績的躍升圖:56-63-66-80.5,由不及格躍升到超過80分,其背后無疑有著愛心的巨大推力!(記者李先宏陳嶼 通訊員賀春德 肖忠紅 實習生戴楊)?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