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魚躍龍騰雙鳳朝陽圖三聯(lián)幅龍被。
青白釉花口鳳首壺。
特色文物講述海南故事
想要在短時間內(nèi)閱盡海南各市縣的珍貴文物并不是件易事,而此次展覽為參觀者帶來的最大便利就是將分散在全省的“寶貝”集中起來。工作人員們結(jié)合一普工作成果,從全省文物中分門別類、精挑細選,陳列文物既具有歷史文化價值,也頗具有地域代表性。
“藏珍菁華”部分是此次展覽的“重頭戲”,134件/套展品以陶瓷遺珍、云章丹青、雜錦集萃、多彩珠崖、紅色記憶、拓荒者6個單元全面展示了海南省文化、文物風(fēng)貌。
“云章丹青”單元中展示了8件來自省博物館、省民族博物館的書畫作品。其中,有一幅書法作品為海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張岳崧的行書作品。此外,由我國民俗學(xué)家、語言學(xué)家樂嗣炳捐贈給省民族博物館的清代《漁樂圖》和元代《寒柯雙鳥圖》也從五指山“來”到展覽上?!逗码p鳥圖》繪制在泛著金色的絹面之上。頗具特色的是,擺放在這幅作品之上的是清代嘉慶年間某位文人雅士的題字,上方的清代書法與下方的元代繪畫合裱在一幅立軸之內(nèi)。
在“多彩珠崖”單元中,一件來自三亞市博物館的清代黎族魚躍龍騰雙鳳朝陽圖三聯(lián)幅龍被十分引人關(guān)注。與一般的黎錦龍被不同的是,這幅龍被色彩艷麗,造型生動活潑。省民族博物館收藏的清末至民國初期年代的“金線繡龍紋道公服”,體現(xiàn)了民族間的文化交融。這一單元中還有一件珍貴文物是來自三亞市博物館所藏的黎族八蛙銅鑼。鑼面上鑄有八耳,掛耳上鑄飾有小青蛙,在民間稱之為“寶鑼”。
展覽中,珍貴文物在講述海南故事的同時,也讓人們了解到當(dāng)下的文物工作。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通過一普工作,大家不僅對海南的文物“家底”有了詳盡掌握,也能進一步認識到我省文物工作目前存在的困難,如專業(yè)人才缺乏等不足。這也在督促和鼓勵著我省文物工作者不斷努力。(圖海南日報記者宋國強)
?
相關(guān)鏈接:
海南10萬余件可移動文物有哪些寶貝?來省博來看看學(xué)者:用起來才是對文物最好的保護雄安三縣不可移動文物共百處 新區(qū)建設(shè)保護應(yīng)先行“華光礁I號”沉船文物亮相海南海南省博物館二期18日開館 “華光礁I號”沉船文物將亮相 ?
(編輯:王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