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將軍馬援塑像。
謫居海南的蘇軾之所以能夠安然度過三年艱難歲月,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在儋州結(jié)交了不少新朋友,這給予了他很多精神慰藉。在蘇軾的儋州朋友圈中,許康民是比較重要的一個。許康民不僅結(jié)交蘇軾,還和被貶海南的其他名流如折彥質(zhì)、李光、胡銓等人多有交往。
結(jié)交名流,造福當(dāng)?shù)?/strong>
許康民字廷惠,系福建泉州人,跟隨父親許玨(字君瑤)游歷四方,并長期寓居于海南儋州。許玨活了九十多歲,精于《易經(jīng)》,經(jīng)他占卜的結(jié)果均有應(yīng)驗,是當(dāng)?shù)氐膫髌嫒宋铩T谥喚淤僦輹r,蘇軾將許玨尊稱為“泉上許生”,兩人有較多往來,并在一起談?wù)撨^《易經(jīng)》。許玨和王介石曾送酒給蘇軾品嘗,因此蘇軾寫有《酒子賦》相贈。蘇軾被趕出官舍搭建桄榔庵時,許氏父子出力甚多。蘇軾離開海南北返中原之時,將自己的心愛之物——一只茶盂贈給許玨,以感謝許氏父子平日對自己的幫助,并說:“無以為清風(fēng)明月之贈,茶盂聊見意耳。”
許康民跟隨父親久居儋州城東(今儋州中和鎮(zhèn)附近),在建炎年間(1127-1130年)“于大江橋建湛然庵以居”。儋州在當(dāng)時被稱為昌化軍,軍治在大水江(現(xiàn)名北門江)西岸,從江東到軍治,由于沒有橋梁通行,人們只能汛期船渡、旱季徒涉。蘇軾曾經(jīng)寫詩說:“小邑浮橋外,青山石岸東”,可知平時過江是依賴幾只小船架上木板,搖搖晃晃的浮橋,大水一來就不管用了。許康民特地捐資,并從老家泉州請來石匠,修建了過江石橋,前后耗時兩年,于建炎己酉(1129年)落成,并取名為大江橋。這座橋“十有三丈五尺,廣一丈余,高二丈五尺”,給人們出行帶來極大便利,一直到元朝末年石橋毀于洪水。
在大江橋東,許康民建湛然庵為居所,此外還筑有問漢亭,供往來行人避雨和休息。湛然庵和問漢亭成為當(dāng)時儋州文人雅集的重要去處,被貶海南儋州的折彥質(zhì)、李光、胡銓都曾前往游覽?!罢咳烩帧钡拿质怯烧蹚┵|(zhì)取的,后來胡銓還曾為其題寫匾額。李光則寫有《問漢亭贈許康民》一詩:“河畔牽牛織女星,東西相望幾千程。乘槎我欲機邊坐,應(yīng)解停梭問姓名?!币荒贽r(nóng)歷七夕的晚上,年近八旬的老人李光和許康民在問漢亭相聚,即興寫下這首詩。詩人抬頭望見牽牛和織女隔河相對,因此把自己幻想成牛郎,希望能夠乘坐木排過河,如果織女看到了肯定會停下織梭問自己的姓名。這首詩寫得瀟灑自如,飄飄然有神仙之概,體現(xiàn)了李光雖遭貶謫卻能調(diào)適自如的心境。作為貶臣的李光尚能如此,游云四方的許康民自然就更加閑適自然了。
許康民在儋州和蘇軾、折彥質(zhì)、李光、胡銓等人均有交往。蘇軾于紹圣四年(1097年)被貶昌化軍,元符三年(1100年)量移廉州,在海南度過了3年時光。折彥質(zhì)則是于建炎元年(1127年)昌化軍安置,直到紹興二年(1132年)六月復(fù)龍圖閣直學(xué)士,在海南度過了5年。李光于紹興十四年(1144年)移置瓊州,并于紹興二十年(1150年)移置昌化軍,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移郴州安置,在海南度過了11年。胡銓于紹興十八年(1148年)移吉陽軍安置,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量移衡州,在海南度過了8年。從蘇軾和胡銓先后來到海南,時間跨越五十余年。許康民和這些名流均有交往,一方面體現(xiàn)他是長壽之人,另一方面則體現(xiàn)他活躍時間相當(dāng)長,是儋州有影響的風(fēng)流人物。
mmkcvlj.cn AllRights Reserved
??诰W(wǎng)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書面許可不得復(fù)制或轉(zhuǎn)載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