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假冒偽劣,古人也防不勝防。
對于制假售假者,古人也依法嚴(yán)懲。
古人出行游玩,也會遇到坐地起價的船家。
文記者?鄭彤
大明王朝,瓊籍高官出行途中,竟遇坑蒙拐騙?!
晚清時期,天涯士民身患小恙,居然死于假藥?!
假冒偽劣,禍國殃民。明天又是“3·15”國際消費者權(quán)益日了。連日來,各地各界舉辦多種活動,披露商家“三十六伎”,力促買賣“兩全其美”。那么,在歷史上,海南古人曾遭遇過怎樣的陷阱,他們又是如何懲治宵小的?
遭遇“青島大蝦”??古人也愛曝光!
黑心商家,自古有之。譬如坐地起價,就是一些人的生財歪道。
不過,海南的古人,也不是任人隨意欺凌的。把挨宰經(jīng)歷寫詩撰文發(fā)到“朋友圈”里予以曝光,便是其常用的辦法。像清末民初的文史專家、瓊山人王國憲所編的《瓊臺耆舊詩集》中,就有一篇“輿論監(jiān)督報道”,令“崔莊船夫”的形象如同今日的“青島大蝦”般,遺臭坊間。
投訴者是大清朝嘉慶年間翁源縣的“教育局長”、瓊山人曾日躋。本就清貧的他,在途經(jīng)一處叫崔莊的渡口時,被擺渡者漫天要價。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過河之后,曾“局長”憤然給出差評:“崔莊渡口水流紅,勒馬??慈照小V圩诱姓泻艨於?,愿君相送一帆風(fēng)。”標(biāo)題就叫《崔莊渡多索錢,有感口號》。
不過,與同朝道光年間的文昌舉人葉棲鸞相比,曾日躋還算脾氣好的。葉棲鸞在山東的一家路邊店用餐后,可是當(dāng)場發(fā)飆,留下《山東道中口占》,痛斥“店飯饑難食”。被食客投訴稱,在饑餓的時候都覺得飯菜太差,這店子還能開的下去嗎!
的確,即便是在古時,輿論的“傳聲筒”和“放大器”威力,也不可小覷。
明朝萬歷壬辰年(1592年)的秋天,杭州古城迎來了南京禮部尚書王弘誨。這位定安籍的高官趁著返瓊休假,安排了沿途旅游。到了杭州,自然是要到西湖景區(qū)走一走的。遺憾的是,西湖給他的第一印象,卻是當(dāng)?shù)厝讼蛩耐对V。當(dāng)天,他與好友在湖畔品罷好茶,喊船家渡湖的時候,當(dāng)?shù)厝烁嬖V他,幸好現(xiàn)在是“旅游淡季”,每年春天游客如織時乘船,船家都要獅子大張口的,有的開價甚至高達千錢,相當(dāng)于一兩銀子。而王弘誨的杭州之旅也似乎就此不開心起來——游玩途中,他又遇到了索題匾額并忽悠他出錢免災(zāi)、求子孫平安的“大師”。
王尚書之后撰寫《吳越游記》時,念念不忘杭州的“負(fù)能量”,不僅不惜筆墨寫下了“大師”忽悠他的細(xì)節(jié),還留下了“土人云,每春時,(西湖)楫師索高價有至千者”傳誦至今。
假藥吃死官二代? 古人防不勝防!
假貨難防,亙古通今。輕者謀財,重者害命。
清同治二年(1863年),已近花甲的文昌籍大臣韓錦云,痛失唯一的孫子韓肇元。其孫年方十五,“染癘疾夭逝”。如果說,韓肇元是因為病情嚴(yán)重不治而去的話,肇元之父的過世,則更讓人惋惜。韓錦云在《哭孫肇元文》中提及了原委——“誤服金丹(而亡)”。
金丹為何物,果真如那些煉丹士所言“服金者壽如金,服玉者壽如玉”?其實,這些加了鉛、汞、硫、砷等物的金丹,不僅僅是假藥,更是毒藥呢!宋人所集的《云笈七簽》中,便有這樣的告誡:“金丹并諸石藥各有本性,懷大毒在其中。”當(dāng)然,對于制售假藥之舉,古人也拿出了法律武器予以應(yīng)對。譬如元朝的《大元圣政國朝典章》就明文規(guī)定,對售假藥者依法懲處,情節(jié)嚴(yán)重者直接處死?!洞竺髀伞芬舶准埡谧郑河贯t(yī)榨取錢財致人死亡,斬!
不過,金錢面前,總有人利令智昏。故紙堆中,造假者不僅有“雞塞沙、鵝羊吹氣、魚肉注水”這樣的伎倆,還有魚目混珠,造假玳瑁、假珊瑚、假沉香的呢。
明末清初著名學(xué)者屈大均的《廣東新語》中,就載有巧匠制作假玳瑁之事,稱“玳瑁,產(chǎn)廉、瓊州”,蟕蠵是山上的一種巨龜,“巧匠以其甲黃明無日腳者,煮而拍之,陷黑玳瑁,狀甚明媚。日腳,謂甲上有散黑暈也。一種赤魿與相似,然介脆薄,文采亦晦”。
北宋蘇東坡在謫居儋耳期間,曾送給胞弟蘇轍一塊海南沉香當(dāng)生日禮物,并寫下《沉香山子賦》,提醒其如何分辨沉香的優(yōu)劣,說占城的沉香干枯腐朽,只配用來煮飯熏蚊子,“顧占城之枯朽,宜爨釜而燎蚊”,而海南沉香就高檔多了。清人吳震方亦在《嶺南雜記》里寫道,“速香出瓊州者為勝”,海外運來的沉香“味極辛而酸,不如瓊產(chǎn)之甜靜無尾煙也”,“其余有夾板并抱朽木者”都是下品。他同時提醒大家,要防范假沉香,“而尤有他木煮成假充者,不可不辨”。
海南沉香價幾何?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給出了這樣的評價:“海南沉香,一片萬錢,冠絕天下”。由此可見,若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其利何其大了!
官員偽造批文? 古人一樣喊打!
利欲熏心,害人害己。打擊假劣,無人無地可置身事外。
以海南茶葉為例,不僅五指山的水滿茶在清代就被定為貢品,“耐沖泡、條索肥壯、香氣清高持久、湯色黃綠明亮、滋味濃醇爽”,明朝正德年間的《瓊臺志·土產(chǎn)》中,也已記載了“(海南)茶,東路佳”,以及“野茶,產(chǎn)昌化……為薦茶佳品”。但在明朝嘉靖三年(1524年),海南茶葉卻“躺著中了一回槍”,和“出口創(chuàng)匯”無緣了。當(dāng)年,御史陳講發(fā)現(xiàn)有茶商把“質(zhì)量低劣冒偽”的茶葉摻入出口商品后,干脆全部征收黑茶了。因為黑茶好管理,“地方出現(xiàn)有限,便分茶為上中二品,打印在茶筐上,寫下商人名字而考察”。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面對政府嚴(yán)懲、百姓怒斥,一些唯利是圖者,依然我行我素,甚至連貨幣也敢偽造呢。像前文提及的屈大均,就記錄了嶺南市場上出現(xiàn)的假銀子,“市井小人,爭以巧偽為事,或鉆公式于腹,或灑鐵沙于面,或釣銅于四角,或以白銅,藥煮之為峱銀,最易惑人。”
即便是“國考”中,也不乏坑蒙拐騙的“前輩”。針對此情,海南歷史上唯一的探花、清朝定安人張岳崧也只有“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多次發(fā)布告示,如《禁招搖撞騙示》《查禁招搖撞騙示》《示鳳翔屬生童》等,稱如果有人誆騙財物,不論有無成交,全部發(fā)配到邊遠地區(qū)充軍。而受騙的生童也將被杖打一百,關(guān)押三年。只是,仍然有人心懷僥幸,打著商貿(mào)等幌子,“往來生童寓所,設(shè)局誆騙?!?/p>
弄虛作假的背后,全是奸商單打獨斗?也不盡然。一些地方假貨泛濫、騙子橫行,和地方官員也不無關(guān)系。像明朝文昌籍大臣邢宥,在景泰三年(1452年),就和御史許士達,查處了通過劣質(zhì)工程斂財?shù)恼闹葜R嗣宗。而在《明實錄》中,也記載了嘉靖元年(1522年),禮部大臣對海南世襲土官造假的匯報。稱他們在進貢時為了冒領(lǐng)公款,連批文都敢偽造,“差來人數(shù)太多,皆非舊額,所賚降香重不過七八斤,冒廩餼及絹、鈔之賞,至有偽造印信、私增批文者。”
紙終究包不住火,對于官員的造假行為,古時的懲罰也干脆利落——大刑伺候!甚至斬首!
?
?
相關(guān)鏈接:
中國2月電影票房超美國 遭遇數(shù)據(jù)造假質(zhì)疑?
mmkcvlj.cn AllRights Reserved
??诰W(wǎng)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書面許可不得復(fù)制或轉(zhuǎn)載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